登录 注册
首页 医师助手 医疗技术 主动运动“时间表”:脑卒中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指南

主动运动“时间表”:脑卒中不同阶段的康复训练指南

2025-06-23 阅读(380)
脑卒中,作为一种高致残率的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然而,通过科学合理的主动运动康复训练,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了解脑卒中不同阶段的主动运动训练重点,对于患者及其家属来说至关重要。

image.png
一、急性期(发病后 1 - 2 周)
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病情尚不稳定,但早期康复介入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功能恢复具有关键意义。这一阶段的主动运动训练主要以被动运动和轻度的主动辅助运动为主。
1. 床上体位摆放
正确的体位摆放可以预防关节挛缩和畸形。患者应保持良肢位,如仰卧位时,头部稍抬高,患侧肩胛骨下垫一薄枕,使肩上抬前挺,上肢外展、外旋,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并分开;患侧下肢髋关节伸直,膝关节微屈,踝关节背伸。侧卧位时,患侧在上,患侧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腕背伸,手指伸开,下肢膝关节微屈,踝关节背伸。
2. 被动关节活动
家属或康复治疗师应帮助患者进行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包括肩、肘、腕、指、髋、膝、踝等关节。活动范围应在正常关节活动度的范围内,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牵拉。每个关节活动 3 - 5 次,每天进行 2 - 3 次。
3. 主动辅助运动
当患者病情稍稳定,有一定的肌力时,可进行主动辅助运动。例如,患者可尝试用健侧手帮助患侧手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抓握、伸展等;也可在康复治疗师的辅助下,进行下肢的屈伸运动。
image.png
二、亚急性期(发病后 2 周 - 3 个月)
此阶段患者的病情逐渐稳定,肌力开始有所恢复,是康复训练的关键时期。主动运动训练的强度和难度应逐渐增加。
1. 床上主动运动
患者可在床上进行主动的肢体运动,如桥式运动(仰卧位,双腿屈曲,双足平放在床上,缓慢抬起臀部,保持数秒后放下),以增强腰背肌和臀部肌肉的力量;还可进行双手交叉上举、翻身等动作,提高上肢和躯干的协调性。
2. 坐位平衡训练
从静态坐位平衡开始,患者坐在床边或椅子上,双脚平放在地上,保持身体稳定。逐渐过渡到动态坐位平衡,如患者可进行前后、左右的重心转移练习,提高坐位平衡能力。
3. 站立训练
当患者坐位平衡良好后,可开始进行站立训练。先在平行杠内进行站立,逐渐过渡到独立站立。站立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身体正直,双脚与肩同宽,膝关节微屈。可进行站立位的重心转移、前后迈步等练习,增强下肢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image.png
三、恢复期(发病后 3 个月 - 6 个月)
恢复期患者的身体功能进一步恢复,应着重提高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1. 步行训练
步行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步行训练前,患者应先进行步态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辅助步行开始,如使用拐杖、助行器等,逐渐过渡到独立步行。步行训练时,要注意步态的正确性,如步幅、步频、摆臂等。
2. 上肢功能训练
针对上肢的功能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进行抓握、捏取、对指等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使用一些康复器具,如木钉盘、滚筒等;还可进行上肢的抗阻运动,增强上肢肌肉的力量。
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

image.png

四、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后)
后遗症期患者的功能恢复相对缓慢,但仍可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1. 维持和强化训练
继续进行之前学到的运动训练,如步行、上肢功能训练等,以维持和强化已恢复的功能。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2. 适应性训练
对于一些存在永久性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适应性训练。如使用辅助器具,改善生活环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日常生活。
脑卒中不同阶段的主动运动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的过程。患者和家属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师的治疗,根据不同的阶段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坚持不懈地进行康复训练,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来源: 基层医邦
网友评论 已有 0 人评论 点击查看>>

评论列表

热门标签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Links